以学科竞赛为突破点,实现“四大框架”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王璀瑾
为了更好地落实邹校长关于“高阶教学”“深度学习”“教师情感劳动”和“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四大框架”,也为了更好地贯彻邹校长“以赛促学、教赛相长”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我院始终坚持组织优势教师力量组成多个教学团队为竞赛备战,同时也将备战当中的经验运用于日常教学当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陈艳玮副教授为代表的成图大赛指导教师团队,对多年赛题进行反复分析、研讨,制定了严格的备战指导课表,在业余时间甚至是假期依然按照课表排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逐一击破难点。在备战力学竞赛的过程中,面对来自“清北复交”等全国知名高校的强悍对手,郭慧珍副教授、陈妍如老师不仅将多年累计的竞赛试题融入日常教学,使更多学生能从中受益,还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参赛学生进行备战训练。李敏副教授等组成的测量大赛指导团队暑假时期顶着炎炎烈日陪伴学生备战测绘技能竞赛,多年来从未间断。郭慧珍副教授、方冬慧副教授等组成的团队在指导学生备战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时,经常通宵达旦指导学生制作模型,最终实现了首次闯入全国决赛的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方面,我院教师已经将指导竞赛变成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始终用知识浇灌着学生、用行动陪伴着学生、用爱滋养着学生。为了使更多学生受益,我院教师利用大赛推进高阶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老师们在课程设计中增加了具有高阶性、挑战性的内容,增加了一系列前沿的、创新的教学内容。比如,方冬慧副教授和王潇碧老师将结构大赛的“模型制作”环节融入教学当中,让未能参加比赛的同学一样接受训练、动手实操、体会竞赛氛围,进一步实现“以赛促学”。在课堂组织方面,老师们开展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竞赛活动,创新性地将“击鼓传花”、“你画我猜”等游戏形式与复杂深奥的专业课知识点结合,既活跃课堂气氛,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课程考核与评价中,老师们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方案,既要对学生竞赛成果进行考核比较,也要对学生在整个备赛和比赛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评价,将“高阶教学”“深度学习”以及“非认知能力培养”融入到了课程当中,在实现教师“五力五升”的同时,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真正实现“两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