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剧式”课程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张晓今
以习近平同志2021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科学技术体系多学科融合”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四大框架”的号召下,土木学院在学生培养思路、课程体系设计、课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首先“以知识为基础、以提升思维和能力为目标,低中高三阶递进为手段”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思路,教师从知识分类梳理(以课程知识分类梳理图例为例)和情感劳动投入两方面入手,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和道德、情商等非认知能力。
课程知识分类梳理图例
为了解决学生“一听着都会,一做就废”的学习痛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土木学院摸索出通过“大项目驱动”,建立“连续剧”式课程体系。以一个办公楼项目设计串联所有的专业课, 大一通过《建筑测量》课引导学生对此楼进行选址;大二通过《房屋建筑学》课,完成该楼的建筑施工图设计;大三上学期的《结构设计原理》可从该楼中选择梁、柱完成构件内部设计技术;大三下学期的《建筑结构设计》、《基础工程》以及《建筑抗震设计》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该楼的楼盖计算、基础计算以及抗震性能验算;后续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则在已完成的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做施工、管理、造价的管理相关的设计。前面的课为后面的课提供设计基础,后面的课又能校验前面的设计的合理性,并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实现一个工程完整的选址、建筑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造价计算、工程管理安排等内容。
大项目驱动“连续剧”式课程体系
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们设计出不同的高阶教学方法,力求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根据专业基础课偏重理论,低年级学生专业基础较弱的课程特点,采用“小项目驱动”的课堂设计,使用常态化“微高阶”授课方式,每节课都通过一个个小的、学生够得到的实际问题来实现能力的突破,如在《建筑测量》、《建筑制图》课中,让学生完成“天路、天坑的如何测量”这一小型项目讨论。对于专业课,根据其偏重实践应用,且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课程特点,继续采用项目驱动的“连续剧”式的课程和课堂安排,在课堂中通过连续剧的方式,将一个设计分解成各个小步骤,如《施工技术与组织设计》课就是通过每章节知识结合项目的设计来授课,从而实现学完一门课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达到了让学生不仅“学会了” 还“会用了”的深度学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