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走进土木
  •   >   学院要闻
  •   >   正文
  • 走进土木

    高举改革创新大旗 继往开来共创辉煌

    发布日期:2014-12-15 

    高举改革创新大旗 继往开来共创辉煌

    ——学习邹广严校长眉山讲话心得体会

    通讯员向师仲 尹钟

    编者按:今年八月,邹广严校长在“眉山会议”上作了题为《着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和《加快改革创新 全面贯彻落实 争做“应用型”大学的领头羊》的重要讲话。土木系对邹校长讲话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和探讨,系主任梁川、党总支书记杨乃忠组织召开了“土木工程系教学研讨会”,老师们结合土木系实际,认真总结、思考,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创新”,并力争在下足“三个功夫”、落实“十项工作”做出新成绩。

    土木工程系主任助理、教研室主任 张爱玲

    邹校长在眉山讲话中提到:改革和创新是我们学校后来居上的两大法宝。我认为对于一个系,一个专业的发展也需要改革创新。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教学计划,组织了土木工程教研室对土木工程专业,特别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和调整。

    本次教学计划的修订是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次教学计划的修订的依据有《专业规范》、注册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我们把专科的教学计划由原来5个学期上完的课程调整为4个学期,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让同学们参加实践。我们把目前就业率高、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方向课列入了教学计划,比如《地下工程》、《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对一些课程进行了整合,使相互衔接的课程边缘更加清晰,减少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性。我们还对一些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定;对一些课程的学分进行了调整,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增加学分,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适当减少相应学分,同时对学年的学分分布进行了调整,知识结构的布置更加连贯和完善。每学期的学分分布更加均匀,一年级的课程量也相应增加,使同学们从大一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避免先松后紧。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土木教研室的各位老师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努力和创新,全身心投入教学,助力学生“增值”。

    土木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 陈艳玮

    通过学习邹校长在“眉山会议”的讲话,深刻感受到邹校长要办好锦城学院的决心和信心。锦城学院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声誉,这跟邹校长的正确领导、学校办学模式的正确定位、教师们辛勤的付出以及学生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

    当然,锦城要更好的发展,成为一流的大学,我们唯有按照邹校长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和“创新”。邹校长的讲话很实在,从十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深化改革和创新。

    首先,要办一流的教育就要有一流的师资和人才,从讲话中可以看出邹校长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作为土木系一名普通的教师,也看到了学校在积极地搭建青年教师发展事业的良好平台,让我充满信心和希望。

    再就是进一步深化应用型大学的若干问题,深化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等。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来讲,就要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上多下功夫,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既然是应用型学校,那就不仅应该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这才能帮助学生在未来能更好的发展,实现“学生增值”。

    邹校长还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对市场的灵敏度,土木系教师积极响应号召,在教学工作研讨会的时候专门讨论修订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列入了市场缺口大、前景好的专业方向课。

    建设一流的学校不光需要一流的教学,也需要一流的科研,作为锦城教师,我会主动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发表论文著作,不断提高。

    土木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 张晓今

    邹校长在眉山会议讲话中深化了“改革创新”这么一个中心思想,其中对于“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我从教五年来一直以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在教学方面,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学习揣摩学生学习心理。力求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做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在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所教课程的新知识新技术。在课堂讲课中,我采用了表演、提问、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动画模拟、视频播放等方式,力求讲课过程是有趣而又记忆深刻的。做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所学课程内容是什么,还能思考理解为什么,最后学会怎么样使用应用。虽然我在教学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学习了邹院长的讲话后,意识到自己在进修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离骨干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未来,我将铭记邹校长的讲话精神和要求,继续坚持并且不断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争取做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想法、有方法、有能力的“五有”人才,全身心地投入锦城教育事业,为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土木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 耿佳弟

    通过认真学习邹校长“眉山讲话”,使我更加坚定地投身于锦城教育事业。我就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和需要,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深刻理解了学校办学定位,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学校办学定位的认识,明白了要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掌握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征,学习完讲话内容后我对学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邹校长系统阐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自己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四是深刻理解了教育的本质目标,邹校长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学生“剩下的东西”上下功夫,这给我的启发是要明确我校“三大教育”、“四大计划”的教育体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五是充分认识到了学校以后的努力方向。作为锦城学院的教师,我将会认真努力完成好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按照学校的要求,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土木工程系辅导员 张一弛

    在读完邹校长在眉山的开幕讲话后,针对“邹之问——大学之问”也激发了我一些想法。为什么国内学生在国外的教育体制下,在国外的高校学习中就能被激发出潜能,就能有所突破。

    我认为,虽然现阶段学生的课业学习量有所增大,但更多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当学生没有对课程本身及延伸出的课题感兴趣时,而一味的增加课程重任,只会引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案,在他们看来就觉得负担太重,采取应付了事的方法,这实际上并没有起到督促及引导学习的作用。

    第二我认为,当辅导员或任课老师在大一引导、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时,学生还没有经历过实践环节,就难理解老师的说教去全身心投入到专业课学习中。由于在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了解到,往往毕业生会在毕业工作几个月甚至实习过后,有很强烈得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和主动性学习的欲望。虽然在校期间我们也有专业实践环节,但大多数是基础技能操作,和工作之后接触到的专业领域相比,不能很好地激起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这也给老师们增加了一个课程难题,如何在低年级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对专业知识迫切需求的真实想法贯穿在平日的教学中,才能更好引导新生在短时间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专业知识和主动锻炼综合素质中去。

    第三我认为,在课程考核环节,不要把重头戏全都压在期末考试上面,可以增加平日的测试、测验等,防止出现平时混日子,临考抱佛脚也能顺利通过考试的局面。

    第四我认为,在课程出勤考核方面,任课老师还要加大课堂管理力度,确实低年级自觉性强的同学占的比率较小,如遇到管理松懈的课堂,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下滑。

    土木工程系学生科科长 周莉

    学习了邹校长在“2014年眉山会议”的讲话,感触很多。锦城建校快十年了,我在锦城工作也快十年了,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一直在锦城这一个单位工作,将来也没有换工作的打算。参与一所高校从初建到辉煌,自己也成长成熟,这不是谁都能有的经历。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是锦城发展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邹校长的讲话让我更加坚定了这一点,他再次提到了我们锦城学院的与众不同及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取得的很多好成绩。同时又提出了要进一步落实的十条。

    作为一个在锦城十年的年轻的“老员工”,第一条让我非常感动。锦城从票子,房子,位子,环境和福利五个因素方面诸多举措提升工作环境和工资福利的吸引力来培养骨干、留住人才,这条放在了十条之首,可见锦城多么的重视自己的老师和员工!

    作为一名一直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第八条让我感触最深!关于如何使学生怀念母校,感恩母校的问题,这是关系到我们学院一直以来的“三讲三心”明德教育贯彻落实的问题。邹校长说,要使毕业生怀念母校、回馈母校,你就要改变学生的一生,就要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上下功夫。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和服务公益,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学校的常规业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是看不见的。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我认为在现在的中国高校,一般来说本科阶段教师们更多的是教授知识和技能的,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处事能力的培养,发挥作用更多的应该是我们学生工作者。在我们学校,如何很好的教育学生践行“三讲三心”,如何能使学生怀念母校,感恩母校,我想,应该由我们学生工作者来承担这个重担。学生工作者做工作不能仅仅是简单按照岗位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而是需要“用心”。在用规章制度去严格约束学生行为的同时,同时还应该用心去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在关心帮助他的成长,而不是仅仅在管着他。我们应该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会他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对他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版权所有:成都锦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2002-2020 蜀ICP备10035351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邮编:611731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