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走进土木
  •   >   学院要闻
  •   >   正文
  • 走进土木

    忆“锦城”创业历史,创“锦城”新的辉煌 ​——在锦城学院十五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摘要)

    发布日期:2020-05-14 

    忆“锦城”创业历史,创“锦城”新的辉煌

    ——在锦城学院十五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摘要)

    锦城学院党委书记、校长 邹广严 教授

    (2020年5月9日)


    微信图片_20200514182003.jpg


    各位股东,各位来宾,各友好合作单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锦城学院成立十五周年的校庆日。在举国举世防疫抗疫的大背景下,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举行“更好的锦城,更好的未来,迈向新的辉煌”云校庆活动,来庆祝和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

    2005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至今已经整整十五年。

    这十五年是“锦城”师生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十五年;

    这十五年是“锦城”师生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十五年;

    这十五年是“锦城”师生追求卓越、不断爬坡上坎的十五年;

    这十五年是“锦城”师生励精图治、创造辉煌的十五年。

    这十五年,我们脚踏实地,守正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了五件大事:

     

    1589451639991021.jpg


    第一件事:我们在川西平原大地上建立了一所现代化大学。

    “锦城”的建筑由少到多,从一栋教学楼、一组宿舍、一个食堂,发展成高楼林立、连甍接栋,由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群、体育场馆和师生食堂组成的规模庞大、种类齐全、设施完备的新型大学。

    “锦城”的招生规模由小到大,2005年实际招生2145人,这2145人都是非常坚定报考锦城学院的学生,他们是“锦城的忠诚份子”啊!这批学生现在各个岗位上都是出类拔萃的。刚才学校十五年的纪念视频中,大家看到王副校长在五周年校庆大会上说,“锦城”已经达到了“万人大学”的规模。五年达到1万人;再过五年,我们达到2万人;到2019年,我们的招生计划已达8500人,基本达到了在校生30000人规模的年招生计划。

    “锦城”所辖院(系)由建校时的5个发展到现在的13个,开办专业从19个发展到本、专科共80个,成为新建院校中为数不多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锦城”的招生批次和办学层次由低到高,从2005年的“三本”批次招生,仅仅过了五年,即在2010年我们就在事实上进入了“二本”,又过了五年,2015年我们实现了审计学专业(ACCA)在“一本”招生,创造了川内同类学校的“唯一”。

    我们在办好本、专科的基础上,还先后与川大、西南财大、泰国商会大学等联办硕士班,为我校将来申请硕士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件事:我们建设了一所大学所必备的三支队伍,即教师队伍、管理干部队伍、服务教辅队伍。

    我们采取外引内培,“干中学”“边干边学”的方法培养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专兼职结合、双师双能结合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的学历有硕士、博士,他们的职称有讲师、副教授、教授,他们的职岗有学导、硕导、博导;他们大多数是名牌大学毕业,或有出国留学背景,他们担负了我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法定职能和人才培养的光荣任务;他们以“四师”(师德、师风、师才、师能)为核心,全身心投入“锦城”教育事业,为我校“三个增值”(学校、教师、学生增值)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同时建立了一支懂教育、会管理、忠诚敬业的管理队伍,和一支全天候为师生服务、把服务和育人相结合的服务队伍。他们有一股“清晨上路,永不懈怠,瞄准目标,不达不休”的干劲;他们在“锦城”教育理念的落实和发扬、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工作计划的制定和考评上发挥旺盛的创造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他们在保障师生学习和工作条件,以及学生生活、活动锻炼和环境打造等方面全心全意服务,为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日益兴旺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件事:我们按照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路线,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包括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为全国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们当中,有党政干部、公司高管、银行行长、工程师、会计师、教授、作家、新闻及文化艺术工作者等等,已逐渐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当中,还有为数众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在创造就业岗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贡献一己之力。他们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他们的形象代表了“锦城”,他们为“锦城”学子的发展做出了榜样。

    第四件事:我们建立了一所大学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治理架构。

    包括从学校章程到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工、后勤、安全、外事等各项规章制度500余种。

    包括从校董会到党政联席,到校、院、系三级纵向和横向的机构设置、职能分布、岗位责任及检查、评估、奖惩等一整套治理体系。

    这些制度和架构,是我们办学十五年的管理成果和改革探索的成果,是一笔宝贵财富。凭着这套办法和方案,可以在任何地方创办一所现代化的大学!

    同志们,以上讲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四件大事、实事。

    第五件事:我们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办学心得。它同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它是我们办学十五年形成的软实力、巧实力,它是锦城大学的治校之道和办学灵魂。这就是“十二个坚持”:

    1.我们坚持了“学校错位竞争,人才分类培养”的原则和创办“应用型、创业型大学”的定位,并且不攀比,不跟风,一以贯之,闯出了一条地方院校办应用型大学的路子。我们2005年办学时,我们一开始就坚定地办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大学错位竞争,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争论,看准了走下去,这就是我们的办学策略和优势。

    2.我们坚持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标准。从“三会两双两强于”到“做人第一,能力至上”,使我校学生走上社会后“一会做人,二会做事”,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刚才黄琦校友讲到“锦城”的毕业生在路桥集团的优异表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会做人,能做事”就是好样的!

    3.我们坚持了“三追两谋”的“锦城精神”。学校谋特色,学生谋特长,在“谋”字上下狠功夫,促成了我校的劳动教育、创业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双证培养、两设一翻及未来型人才培养等特色教育,都远远地走在同行的前头,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特色。

    4.我们坚持了“三讲三心明德教育”“一体两翼知识教育”“三练三创实践教育”等三大教育所构成的课程体系和“学习能力培养”“岗位胜任培养”“事业成功培养”等三大培养的负责精神,保障了“锦城”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和成功。所以,我们不仅负责学生在校的培养,而且负责学生将来成就事业的培养,这就是“锦城”负责任的精神。

    5.我们坚持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三大改革,提出并推广了“教师八大教学法”“学生十种学习法”,使我校的教学工作走上更科学、更前沿、更符合教学规律的康庄大道。

    6.我们坚持了“教育不放任,管理不放羊,考试不放水”,三不放水、取消清考、从严治校的严格要求,保证了“锦城”的“勤上严苦”(勤奋、向上、严格、刻苦)的校风和教育的高质量。

    7.我们坚持了“一中三全”“五育并举”的育人路线。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全面、全员、全过程地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8.我们坚持了个性化教育,创新了“长板理论”。努力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的天赋和特长,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使“锦城”学子的长板更长、亮点更亮。教育和学校不能总盯着学生的缺点,我们“锦城”的教育首先要发现学生的亮点和长板,并培养它,发扬它,这就是“锦城教育”的核心和特色之一。

    9.我们坚持了“三自三助三权”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管理模式。努力培养学生自主、自觉、自律和民主的意识,努力创造学生锻炼和实习的机会,使“锦城”学生真正成为这所大学的主人。

    10.我们坚持以岗位调查为导向、倒推专业和专业方向设置的“逆向革命”。培养学生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横向迁移能力”和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纵向提升能力”,使之学以致用、精准对接并胜任工作岗位。大规模地进行岗位调查,也是我们“锦城”首开先河。2010年和2016年,我们已经开展了两轮调查,马上我们还要策划进行第三次调查,以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11.我们坚持就业工作是锦城大学的生命线。针对就业市场的“三个不对称”,建立了学校、家长和社会 “三位一体的支助体系”,制定了帮助毕业生就业的“六大措施”,搭建校地、校会、校企、校校“四大出口平台”,保障了“锦城”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保障了锦城大学“出口畅、进口旺”的大好局面,实现了“就读锦城,锦绣前程”这个振奋人心的信念!

    12.我们坚持了拥抱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并努力以新技术赋能和改造我们的教育。我们从2012年倡导慕课,到2014年倡导翻转课堂,再到2016年倡导建设“未来型大学”。可以说,锦城学院一直紧跟世界新技术发展潮流,每一步都走在新技术革命的前列!

    这“十二个坚持”得益于我们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的意识和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远见卓识。我们大胆试,大胆闯,敢于和别人不一样,追求“更好的不同”,不断地建构竞争优势和特色发展。

    同志们,我们还可以列出许多可以称道的优势、特色和创造,例如:关于“跳出教育办教育”的办学思想,关于“三条生命线”的主张,关于“五个课堂”的设置和“锦城课堂大于天”的理念,关于“师生同频共振共鸣”的“教育合力理论”,关于“全身心投入是锦城教师的第一师德”和“四全三高”的高标准,关于尊师重教的“三种意识”和“三重境界”,关于“学校没有脱离人才培养的活动”的课外活动原则,等等。“锦城”建校十五年的丰富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我们全校师生员工创造性工作的结晶。它是一座金矿,欢迎校内外人士来发掘它,提升它,发扬光大它!

    同志们,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十五周年过去。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既有创造历史、谱写辉煌的豪情和微笑,又有伴随而至的汗水和泪水。我们既要庆祝已经取得的成就和业绩,又要回顾创业的困难坎坷和艰辛,因为它是我们“锦城”历史的一部分。

    创业不易,创业艰辛。锦城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汇聚了所有“锦城人”的心力与付出。大家在创业初期秉承艰苦卓绝、勤俭节约、花小钱办大事的“穷棒子精神”,在每一个困难时期发扬共克时艰、知难而进的“克难精神”,在十五年建设“锦城”中展现出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拼搏劲头和奉献的精神!

    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我们这个创业团队的第一批创业者。我们同甘共苦、筚路蓝缕,大家不讲待遇、不讲报酬、省吃俭用、艰苦创业,充分体现了第一代开拓者的高风亮节!第一代中层干部大约有十几人,教职工大约有几十人,我们将给予他们表彰!

    在这里,我要感谢先后加盟“锦城”的全体教职员工。由于大家的同心同德、不离不弃,以振兴“锦城”为己任,学校才有今天的“近者悦,远者来”!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的投资方——16家中外企业,感谢申办方——四川大学,感谢与我们长期合作的单位——企业、事业、行业协会、国内外学校。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合作,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大楼大师大气魄”!

    在这里,我要感谢国内外的捐赠者。共有数百家企事业和个人先后给学校捐款、捐物、捐实验室,捐赠总额超过一亿元。他们慷慨解囊,在精神和物质上方面大大地帮助了我们!

    同志们,我们还要感谢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我校成立以来,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和关怀!

    同志们、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无比自豪;看未来前途似锦,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已经确定了“办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我们已经制定了“第二个十年规划”,我们绘制了建设“未来型大学”的宏伟蓝图,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治校之道,我们造就了忠于“锦城”教育事业的三支队伍。我们现在不需要提新的口号,让我们沿着“锦城”第一代创业者开创的道路、所确定的目标和路线,奋勇前进!胜利永远属于“锦城”!光荣永远属于“锦城”!荣誉永远属于“锦城”!

    “锦城”百年,百年“锦城”!

    版权所有:成都锦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2002-2020 蜀ICP备10035351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邮编:611731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