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学生管理
  •   >   思政教育
  •   >   正文
  • 学生管理

    革命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日期:2023-06-18 

    化是国之灵魂,教育是国之大计,红色是国之底色。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首要工作就是落实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具有正确家国观念、政治信仰和崇高精神品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在救国救民、抵抗外侵的过程中创造了彰显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意志力的伟大红色文化,铸成了宏伟坚毅的革命精神,世世代代鼓励和引导着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鼓足干劲再创中华新辉煌。

    因此,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端正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形态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砥砺前行,树立崇高社会理想,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使命。将革命精神作为宝贵教育资源和重要意识形态内容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初衷的有效策略,更是提高当下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事实上,尽管广大高校在思维理论层面已经认识到将革命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而必须尽快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维创新和策略优化。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思政育人内容

    革命精神是蕴含在红色革命历史文化中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儿女的强大意志和崇高信仰。具体表现为建党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分别产生于不同时期和重要事件中的伟大精神品质。传承红色文化,离不开承载和彰显革命精神的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理论。

    全面客观讲述红色革命历史,精准剖析和普及红色革命科学理论,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文化发展和国家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充分利用专业人员的红色革命理论文化知识水平进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创新,深入推进高校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是将革命精神融入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首要基本工作。

    一方面,针对革命精神传承深化问题创新丰富思政育人内容,实现大学生思政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科学化。对于现有思政教学内容,教材开发者和教师应当在客观宣传红色革命历史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种革命精神的深度剖析和传承的必要性解答。在思政爱国主义教育部分应当多通过党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作为拓展素材展开红色精神精髓教学,比如长征途中、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的感人事迹等,同时结合当下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进行时代化解读。

    另一方面,要联合相关部门人员推进革命精神理论研究,应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创新高校思政教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基地和相关部门应当就高校思政红色精神育人问题建立专项研究项目,继续进行理论研究,促进革命精神理论的通俗易懂和广泛普及。同时,根据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适当开发革命精神传承普及相关新教材。

    围绕红色精神内涵优化课堂育人模式

    革命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面充分融入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课堂教学。当下思政课堂教学中关于革命精神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因此,当代高校思政教师应当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思维,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对革命精神思政育人价值的重视和利用。

    首先,要转变课堂教学思维。革命精神在思政课堂中的存在形式不应当是照本宣科的内涵介绍,也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这一红色精神的层面,而应当立足于革命精神对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和国家社会建设的当下要求,围绕各个革命精神的现实和时代意义进行深入解读,实现革命精神对学生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的积极影响。

    其次,要创新教学方略。在内容讲解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经典感人红色历史事件、红色革命英雄、优秀红色作品等大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出其中彰显的革命精神,并就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综合阐述。同时,丰富课堂学习讨论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围绕某一革命精神进行主题写作、经典研读、读书观影分享等,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分享个人感悟。

    最后,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比如通过多媒体展示红色精神相关图片、短视频、纪录片和电影,并要求学生课后通过相关网络平台和路径查找学习资料,就革命精神对个人和社会的现实意义撰写主题论文;向学生推荐体现某革命精神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等。革命精神在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创新,重点还在于对革命精神内涵的精准把握和其当代价值的全面阐述,因此创新教学方式的前提还应当是教师队伍自觉提升自身红色精神文化素养,全面了解红色精神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国家社会未来发展的必要价值。

    利用红色文化载体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革命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除了要重视内容建设和课堂教学效果之外,还必须注重实践教学深化和行动贯彻。革命精神不仅广泛存在于文字照片记录中,还广泛体现在革命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中,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承载着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和基地平台,帮助大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悟革命精神的不朽价值,并在行动中践行贯彻这些革命精神。

    思政实践教学是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而将革命精神融入思政实践教学则能够从实质上提升思政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广泛存在于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高校内部要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氛围,建立革命精神在高校的长效教育机制。比如邀请红色文化精神理论方面专家入校开展主题讲座、支持学生建立红色精神相关社团并提供社团活动资金扶持,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革命精神文化主题文艺表演,以话剧、小品、红歌比赛等形式宣传和诠释革命精神,开展雷锋月活动等,让大学生了解和理解传承践行革命精神对于自身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高校要支持思政教育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定期组织大学生走进革命根据地和红色遗址、游览红色革命文化博物馆和文化馆、参观红旗渠等熔铸强大红色精神力量的伟大工程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和深入了解革命战争年代面临的艰难局势,深化他们对革命精神的思想感悟。同时也要支持学生进行社会面革命精神宣传,从学习者转变为宣传者、诠释者,在革命精神的指引下实现自我全面发展并服务社会。

    将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既要注重理论知识普及,又要重视精神内蕴传承深化,利用好红色革命文化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围绕革命精神打造新时代红色高校思政课堂,将革命精神作为精神纽带和动力贯穿思政教学全过程,才能在打通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的同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勇气,坚定政治信仰、形成正确家国是非观,最终成长为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版权所有:成都锦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2002-2020 蜀ICP备10035351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邮编:611731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