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学子来说,大学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时期:刚刚迈入大学殿堂的新生,苦恼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有些慌乱,有些无助,有些无所适从;大三、大四的“老生”,已决定准备研究生考试或找工作,但小学、中学直到象牙塔的十多年简单的校园生涯,让自己不免担心: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
总的来看,这两个问题有些不同:一个是大学新生的恐惧,一个是老生的忧虑。但归根结底,二者并无差异,这是很多人要面对的普遍性问题:环境转换与适应不良。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段慌乱、无助的时期叫做“混乱期”。
对于正在经历混乱期的同学,我很是为你们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你有这样的疑惑,说明这个问题触动了你,让你产生混乱,迫使你寻求帮助。在心理学的词典里,混乱就代表着改变的开始,就代表着跟过去不一样,就代表着新希望和新机会的来临。因为,危机就代表着生机,你成长的机会来了!
借用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的一句话: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那么,怎样应对这样的情况呢?
第一,祝贺自己的慌乱、无助和恐惧。
为什么要祝贺呢?因为自己足够敏锐。一个迟钝的人,是体会不到这种由改变所带来的恐惧的。正因为你足够敏锐,才能体会到这种情况,体察到与以往不同的微妙变化,所以:要祝贺自己是个敏锐的人。
第二,感谢自己的勇敢,敢于把这份慌乱、无助和恐惧向他人(老师、同学)表达出来。
为什么要感谢呢?因为说和不说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比你心里更害怕、更没底,但他死撑着不说,表面上看起来好好的,谁也不知道他内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可是你能说出来,大胆面对自己的恐惧,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第三,为自己的改变提供了新机会。
前面提到,混乱是改变的开始,危机是生机的前提,你的敏锐加勇敢,就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了生机,给自己的未来注入了希望。
第四,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给自己时间和耐心。
无论新生入学还是老生考研、就业,在进入新环境之前,大家在以往的“老环境”中,已经待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环境造就的习惯,时间越久就越不容易改变,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如果你的习惯积攒了十几年,你一方面同意“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却希望自己“今天听完课、看完书,明天就改头换面”,非逼着自己十几分钟或者十几天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事实上,你根本就不相信改变是一个过程,却认定改变是一蹴而就的事——很显然,这是对自己的口是心非,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第五,接纳自己作为人的有限,给自己犯错的权利。
所谓接纳自己作为人的有限,就是把自己当成正常的、普通的人,千万别事事都追求完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但凡人会犯的错误,你也不例外。
仔细想想,日常生活中,谁不是在熟人面前讲话更自然,在陌生人面前更紧张?谁不是在台下说话更流利,上台演讲更焦虑?谁不是在熟悉的环境中自如,在陌生的环境中更局促?谁不是在了解且宽容你的老师和同学面前更镇定,在不了解也不一定接纳你的上司和同事面前更沮丧?
如果你有机会向你的老师、父母甚至成功人士提问,如果他们足够诚实,给你的答案就只有一个:我们都是这样的啊!
第六,每天感谢自己,陪伴自己成长。
每天找出自己身上至少10个优点,感谢自己这些年成长的不容易,千辛万苦考进大学,感谢自己为了父母和家人开心,花费了很多心思,付出了很多努力……
对自己如此严苛,说明自己是善良的,是体谅他人胜过体谅自己的,感谢自己为此所受的委屈,感谢自己这些年来所有的不容易……
如果你能每天真心诚意地感谢自己,爱自己,无需太长,只要坚持哪怕一周时间,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许你会发现神奇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