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教学科研及竞赛
  •   >   交流学习
  •   >   正文
  • 教学科研及竞赛

    针对不同课程特点探索“两课一翻转”的教学实践

    发布日期:2016-04-26 

    针对不同课程特点探索“两课一翻转”的教学实践

    土木工程系  陈艳玮

    翻转课堂是翻转了传统教学过程,即把知识点和概念的学习放在课前,而把课堂变为讨论和解决问题的场所。通过这种翻转,对学生而言就从传统的听讲模式转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主要担任了引导和教练的职责。

    国内的翻转课堂起步较晚,目前高校普遍应用较少,而锦城学院非常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广“两课设计”和“翻转课堂”,应当说我校走在了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最前沿。通过这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期末的教学交流,下面来探讨如何针对不同课程特点有效开展“两课设计”和“翻转课堂”。

    1.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以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力学》课程为例,该课程涵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内容繁多,理论性强,逻辑性强。而建筑学专业学生普遍空间想象力较强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结合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相对困难,或者即使掌握了理论,却不知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因此,结合建筑力学该课程特点,“两课设计”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好课程设计和课堂设计,首先梳理课程内容的逻辑主线,结合工程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建筑力学课程中静力学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静定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计算,教材中的计算模型都是直接抽象出来的,学生很难联系实际,因此就需要广泛结合实际建筑,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构件上的荷载如何简化,计算模型如何抽象等问题,再去进行受力分析计算,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针对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在现行教学体制下,学生参观工地,专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建立现场感非常重要。开展“翻转课堂”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借助多媒体手段,采用模拟仿真法,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关于教学内容的视频观看或者调研分析,经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做充分准备后再到课堂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每组总结汇报后教师再进行点评,整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是建构主义学习方法的应用。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翻转课堂也是课堂学习的有效拓展,比如本人录制的《T型刚构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微课视频,是该课程前沿应用的介绍,属于整合添加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工程实践发展现状很有帮助,是“翻转课堂”的成功实践。

    在《桥梁工程》教学内容改革中,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会参加“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并且在毕业后的几年会参加“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在讲解相关章节内容时,引入注册建造师执业考试《市政工程》和《公路工程》中管理与实务考试中涉及到的桥梁工程相关的历年真题,进行重点讲解,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较高的专业素养,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就业质量。

    3. 针对通识类课程

    在承担的全校选修课《桥梁美学》教学中,由于课程面向全校各年级各专业,所以在授课时不能涉及过多的桥梁结构的专业术语,因此“两课设计”非常重要。这就要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基本的美学原理,在讲解中结合大量的桥梁工程图片、视频,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生动的展示使同学们对桥梁美学产生很大兴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课程中给学生增加了每人5分钟汇报演讲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选一座桥梁进行美学评价,这个过程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完成独立分析和鉴赏,然后在课堂上把成果汇报展示,教师及同学们进行点评,这也是很好的“翻转课堂”的尝试,而且在汇报的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在公众面前的表达和演讲能力。

    4. 教学实践效果评价

    对教师而言,需要花大量时间来进行教学设计,要让课堂讨论更加有效,就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线索,对学生有清晰的知识点导航。从教学实践来看,开展翻转课堂对尖子学生能力提高较大,而小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增强。总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版权所有:成都锦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2002-2020 蜀ICP备10035351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邮编:611731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