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教学科研及竞赛
  •   >   交流学习
  •   >   正文
  • 教学科研及竞赛

    在探索中教书育人——“两课一翻”总结

    发布日期:2016-03-29 

    在探索中教书育人——“两课一翻”总结

    土木工程系 张晓今

    来锦城工作已6年,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遇到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各种各样问题,想尽办法去解决,走了不少弯路,本文就将最终我觉得较有效有用的办法总结一下,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希望能和大家共同进步。

    1教学过程篇

    1.1教学问题

    以我教授的施工课为例,首先来说说教学过程中的困难,施工课的特点是:和注册考试关系密切;实践性强;更新换代快。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这几个问题:

    1) 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基础不同、学风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就算是同一门课同一个老师讲课,授课的效果却大相径庭;

    2) 学生听懂了书上的内容,但是遇到题还是不会做;

    3) 知识太枯燥,学生没兴趣听;

    4) 知识比较琐碎,学生难以记忆掌握;

    5) 总觉得很多很多想和学生讲的内容,无奈课时有限;

    1.2解决方法

    从我的实践来看,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这几个步骤调整教学:

    1.2.1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专业、年级、上课学期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准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并明确告知学生。将总的课程教学目标细化成各章节目标,然后再将章节目标继续细化为各次课的课时目标,如图1所示。


    1.2.2调整细化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首先根据职业资格考试的情况加大重要内容的比重(如流水和网络),减少部分不重要内容(如装饰装修);其次有机结合不同章节内容,总结归纳有共性的知识。(如第三章脚手架和第7章升滑法);再次增加各种前沿知识(如盾构结构)。

    在讲课过程中注意结合案例讲授知识让学生易于理解并能学会对知识的应用。然后将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具体细化为:重点、难点、了解、讨论(结合翻转课堂)、应用(结合实例)五个部分。其中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能够有一定的应用能力;难点内容要求教师做详细讲授;了解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自行学习;讨论内容要求结合翻转课堂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实际应用内容要求通过案例结合练习来锻炼学生应用能力。

    1.2.3结合翻转课堂有针对性的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将翻转课堂和六大教学法结合,灵活采用:师问,师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等各种提问思考方式。具体如下:

    1) 提出多个问题,学生课堂讨论后抢答,教师归纳总结。

    2) 提出一个实际工程案例问题,应用预习知识来分析这个案例并最终得到结果。

    3) 先总结知识点,然后观看各种施工现场视频,学生再理解讨论知识点在视频中的应用。

    4) 学生提前预习,上课采用各种职业资格考试考核学生,教师再根据考核抽查情况归纳总结。

    1.2.4制定合理有效的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既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又可以二次学习加深印象,所以考核题目的选择非常的重要。常见的考核题目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可以根据知识点特点来选用,总的来说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以6:4来比较合适。

    其中客观题建议能够由小见大,尽量选择前后联系、总结归纳较强的题目。比如下题(题1),一个选择题就将第一章土方工程四节的内容都总结出来了:

    题1:在场地平整工程中,对计算所得设计标高,还应考虑(BD E)等因素进行标高调整。

    A土的最初可松性  

    B土的最终可松性  

    C土质  

    D泄水坡度

    E工程其它用土

    主观题建议选择实用性强、资格考试相关、和实际工程案例接近的,比如下题(题2),就选用的是施工员考试的题目,学生普遍反映觉得此题有用、有趣、有效。

    题2:场地平整后的地面标高-0.5m,基坑底的标高-4.0m,边坡系数m=0.5,已知基础底部尺寸为40×60m,基坑四边留工作面0.5m, 四边放坡。请计算:

    (1)开挖基坑的土方量;

    (2)若基坑内基础占体积为5000m3,留下回填土后外运,每辆卡车可装土7 m3,要运多少车次?(KS=1.25, KS’=1.04)

    2学生管理篇

    再好的教学设计,没有学生的配合都没办法实现。只有学生认真参与到学习过程,才能使其真正的掌握各种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尤为重要,好的教学管理可以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2.1遇到的问题

    每个年级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管理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同的问题,总结来说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么几个问题:

    1) 学生人数多的班级,点名、收作业、登作业成绩都很费时间;

    2) 课程设计或者作业常常出现抄袭,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掌握能力;

    3) 对于学生人数多的班级,翻转课堂在应用时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

    2.2解决方法

    针对如上问题,我通过多种尝试,最终摸索出一套叫做“分组管理”的管理方法,能够较为有效的管理学生。

    2.2.1“分组管理”简介

    首先参考班级大小,大概5-10人分为一组,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如下管理圈(如图2)。



    从管理圈中可看出,由于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对教师负责,所以教师可以直接管理每个学生,直接了解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小组长和助教也对教师负责,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助教或小组长管理学生,通过助教和小组长来协助教师统计作业、管理纪律、点名等。

    2.2.2“分组管理”优缺点

    和老的普通的管理方式对比,“分组管理”优点明显,具体如下:

    从表中可看出,由于有了小组长的协助管理,点名收集作业都变得快速省时。而由于每个组之间存在的对比竞争使得到课率、课堂互动等有很大的提升。

    2.2.3“分组管理”平时成绩评分规则

    学生的平时成绩是由小组成绩和个人平时成绩两个部分各占50%综合而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拟定平时成绩加减分规则,从而根据学生的表现得出学生个人平时成绩,再将小组中每个学生的成绩累加平均后就可得出小组成绩。

    但是有的时候会出现有些组整体表现一般但是个别学生表现特别亮眼,或者有些组整体表现较好但是有些学生表现特别差且多次劝告无效,故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可特别奖励,对于个别不顾集体荣誉我行我素的学生可组织小组组员对其进行劝告帮助,如果帮助无效可额外惩罚。如施工课在管理中就做了这么个规定:扣分超过三次的学生警告;警告后还是不改正的学生,平时成绩将为0,其分数将不会影响到小组分数。

    2.2.4“分组管理”应用后较为明显的成果

    采用“分组管理”后效果较为明显,具体如下:

    1) 由于有各小组成员的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到课率明显升高;

    2) 由于抄袭作业可能会影响小组总成绩,所以作业不再有抄袭;

    3) 由于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得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4) 由于有小组长和助教的帮助,教师统计收集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

    3总结

    不管什么方式来教学来管理学生,教师的最终目的都是教书育人,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不仅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教师都应始终不忘传道授业解惑。


    版权所有:成都锦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2002-2020 蜀ICP备10035351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邮编:611731

    微信二维码